CN EN

分享

以情感人 行为师范——张夫也
2017.11.22

张夫也,1955年生于青海省西宁市。1978年3月考入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2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受国家教育委员会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92年回国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副主任,1993年起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1999年获文学(艺术学)博士学位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导师。2000年起任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副教授兼《装饰》杂志主编,2001年起任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教授。现任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艺术史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要打造优质产品,教师起到决定性作用,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做到行胜于言”。张夫也在谈到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时如是说。

张夫也出身书香门第,家教很严,父亲是文化干部,母亲善良本分,从小父亲对他的要求就很高。父母从来与人为善,不涉是非,坚强地面对困难,他们坚毅的性格和包容的心态,对他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净化了他的性情,形成了他“言必行、行必果”的性格。他立志高远,认为不能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一定要在文化事业上做出一些成绩,这是他始终的追求。

张夫也很庆幸做了一名教师,尽管初入职场是艰辛的。在最初做教师的日子里,条件很艰苦,他和其他同事一起合住,他的房间不足20平米,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通常在厨房备课。尽管如此,张夫也从来没有因为条件差而马虎备课。他始终信守“课比天大”。在没有电脑、PPT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情况下,他自己拍幻灯、做图注、编号。为了不出教学事故,他在幻灯片上画箭头,指示方向,再把幻灯片上的图注重新抄写下来,以备讲课使用。每次讲课前,自己先要在家里放两遍,以利于有效控制时间和调整播放顺序。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只有认真去做才能给学生带来最完美的展示。正如张老师所说:“每次上课,就像登台演出,在舞台上就一会儿,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给学生展示最完美的一面。”如果不是张夫也对教学有高度的热情和全身心投入的激情,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

张夫也不仅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极其认真负责,而且恪守上课时间。之前,他住在北京大兴区的亦庄经济开发区,距离清华大学有近40公里的车程。北京的交通拥堵很严重,为了保障早晨8点准时授课,他经常前一天晚上住在清华园附近的小旅馆里。这不仅是守时、严谨的表现,更充分体现了“上课”在他心中的至高地位。

开拓钻研 完善学科

20171122zfy4.jpg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课程至关重要。2006年,清华大学将“外国工艺美术史”定为全校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同年,“外国工艺美术史”荣获北京市精品课程。2007年,“外国工艺美术史”荣获全国精品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和发展与张夫也的努力和付出密不可分。1982年,张夫也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当时的系主任奚静之教授将开设“外国工艺美术史”的想法与张夫也进行沟通之后,他欣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并开始了积极的筹备工作。

张夫也谈到:“研究初期,搜集资料是主要任务。当时还不具备出国考察的条件,只有通过各大图书馆来搜集相关文献和图片资料这种方式把资料搜集整理好再花时间反复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最后编写出教案。”在刚开始教书时,张夫也边教课,边翻译外文资料、拍摄图片、编辑卡片、标明图注、整理教案,将世界各地的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作品及相关文史资料,按时期进行分析,他采取按照专题研究的方式、逐个突破地向前拓进。最终于1986 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开设了第一堂“外国工艺美术史”课,成为开设我国艺术院校“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先驱。

1990年,张夫也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他在日本学习期间,观赏并拍摄了大量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作品实物,对古代埃及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卢浮宫藏品展,以及埃特鲁里亚、玛雅、安第斯等专题性的古代艺术展进行认真研究,充实了他在外国工艺美术史方面的知识,为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归国后,张夫也充分利用从国外学习的知识和大量的资料,将“外国工艺美术史”的学科体系建立起来。

目前,张夫也编著的《外国工艺美术史》一书,已成为全国艺术设计院校和专业的必读教材。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将此课程设定为专业必修课,同时作为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研究课程。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也逐步开设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张夫也开创了我国外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体系,推进了工艺美术史学科的发展。

20171122zfy5.jpg

每年为新入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上的第一堂课,对于新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在这次课上,张夫也的授课内容看似与学术完全无关,但的确是做好学问的重要基础,那就是讲“如何做人”。张老师认为,要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人。他常以生动的例子为同学们讲道理,要求他们珍惜时间和机会,学会感恩,他经常对学生讲:“你们考到清华很不容易,不要忘记你为实现这个梦想付出的努力,不要忘记父母、家人、朋友、老师的支持……”

张夫也另一个育人法宝就是用行动引导学生,要求他们做正直的人,勤勉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张夫也提到,当系里老先生生病时,他都会及时看望,而不是打个电话或是发个短信问候。年近九十岁高龄的叶喆民先生是张夫也的老师,叶先生患病期间,张夫也带领院系老师多次看望他,令老先生非常感动。每当接到老师的电话时,他都是耐心地听他们讲话,张夫也说,耐心聆听老先生诉衷肠必定会给老师以安慰。这样的例子看多了,张夫也的学生也以老师为榜样,更多地关注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的确,张老师工作室其乐融融的氛围让人羡慕。

对于学生而言,张夫也除了给予他们专业知识,也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帮助他们进行日文资料的翻译,真正体现“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同时,张夫也在生活上非常关心学生。尤其是交朋友和找工作两件大事。很多情况下,学生们把张老师当作家长,无话不谈,请老师把关提建议。对于找工作,张夫也更是上心,写推荐信、联系单位,忙里忙外。对于外地的同学,张夫也关怀备至。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他时常邀请他们家中聚餐。一是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学术,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学术上的问题在吃饭的时候交流得更充分;二是可以把家里收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当作教具,让每一位到他家里的同学触摸和感受实物教具和艺术品的美。

这就是张夫也,一位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先生。

部分作品赏析

20171122zfy13.jpg

来源:艺术史论系教授张夫也提供

转自:艺缘清华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

100084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