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光”汝瓷盘和“福禄”汝瓷瓶 朱晓辉、喜多俊之
剔犀心形首饰盒套组 何鹏飞
“丝叶”葫芦胎漆艺发饰 费博
木棉纺线桌旗 符英玉、杨丽
“一日一字”书法套装 原博
“柿子盒”大漆首饰盒 钱之初
【学人谈】
彰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自信,凝聚着深沉而持久的力量。近年来,众多新生代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双向奔赴,探索中国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的新路径,不断推出有温度、有内涵、接地气的新产品,使百姓生活越来越有品质,越来越有中国味道。
中国文化深受文人趣味浸染。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寄托了一代代士人超凡脱俗的理想。在计算机时代,如何体味笔墨风雅、再现文人之乐?故宫文创“兰亭宝盒”书法套装、西泠印社的弘一法师抄经礼盒以及荣宝斋“云何住心”小楷书法套装等,不仅通过产品设计解决了笔墨纸砚难以随身携带的痛点,还为使用者带来无限遐想。忙碌的都市生活使得人们的时间日趋碎片化,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原博教授设计的“一日一字”书法套装,精选安徽泾县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制作的宣纸百枚,以多种小规格裁剪,“择良纸一枚,日习汉字二三”,使现代人在办公间隙,能够对帖习字,修养身心。
人们常说,宋代美学领先世界千年。色如“雨过天青”的北宋汝瓷,创造了独特的美学范式。在当代,复兴中的汝州窑在年青一代传承人手中不断创生出融入现代生活的精雅新品。新生代传承人王振宇设计制作的“汝州八景”套装,通过可观可饮的汝瓷茶具唤醒地方文化记忆——茶壶代表望嵩楼,茶海象征风穴寺,八只茶杯分别对应曾经的“汝州八景”。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朱晓辉与日本设计师喜多俊之合作设计的“好时光”汝瓷茶具系列中,汝瓷壶壶身设计灵感源自唐宋执壶,杯身凝练的线条既有宋人意趣也符合现代审美,为使用者带来多层次的生活享受。
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李可明推出的设计师联名款“芝足杯”,参考宋代三足器形,在杯底边缘伸展“芝麻足”,暗喻传统柴烧技艺,展现出独特生产工艺留下的痕迹之美。“竹节杯”取竹节之形,寓意节节向上。三款规格不同的杯子做堆叠设计,可分可合,便于使用和收纳。“福禄杯”形如扣合的葫芦,造型浑然天成,寓意传统与现代的和合之美。“汝虎添翼”为生肖款茶宠,专为虎年设计,以灵动的匠心,为生活注入一份艺术气息。
从古至今,梳妆打扮都是女性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然而,现代梳妆用品多为标准化、批量化的工业产品,难以满足当代女性更为细腻的情感需求。如何借助传统手工艺赋予梳妆用品以个性和温度?山西绛州剔犀技艺传承人何鹏飞,以天然漆层层髹涂,以传统剔犀工艺制作不同形制的首饰盒,“乌间朱线,漆里芳华”,低调古朴中尽显东方奢华。在湖北恩施种植漆树的钱之初,以传统工艺制作漆木器,其作品“柿子盒”首饰盒采用当地生漆制作,取形取色于柿子,触手生温,充满田园意趣。
设计师费博的“呼吸”系列漆首饰,创作灵感源于银杏叶片的自然形态,采用大漆脱胎工艺制作而成。“丝叶”系列漆首饰一改工业化标准造型,以充满野趣的葫芦为胎体,随形切割出不同弧度,为形态各异的发饰注入“道法自然”的气息。黄子昕设计出极具个性的“Hulu”系列梳妆台架,令人想到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的梳妆场景。她在精简形态的同时,尝试将古典象征意义回归到器物中,创造出既耐用又富于传统审美意趣的女性家居用品。
以人造纤维制成的面料,满足了广大民众对衣饰日用的基本需要。不过,蚕丝、棉花等天然纤维材料,在现代生活中仍有很大需求。此外,还有一些并不常见的植物纤维也可在当代得到活化利用。设计师朱晓琳痴迷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藕丝织物,致力于恢复失传的藕丝织造技艺。古人早就观察到藕断丝连的现象,荷花茎秆中的丝状纤维,如蛛丝般富于黏性和弹性,可提取出来,搓捻成线。搓捻度重的线色泽较深,搓捻度轻的线则色泽较浅,织造时可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线,制作出色泽自然、触感轻软又抗褶皱的织物。
重庆荣昌新生代非遗传承人马琳沁,致力于振兴夏布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以苎麻为原料制成的夏布有较强韧性,可用于漆器制胎裱布,也能制扇或是做窗帘等。夏布还可用作服装面料,清凉通透,但触感偏硬。马琳沁团队攻克了夏布软化和染色技术的难题,将新型面料用于服饰制作,不仅拓宽了夏布应用场景,也带动了苎麻的种植与加工。
在海南岛,传统纺织技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用木棉、羊蹄藤、芭蕉纤维等材料纺纱织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师杨丽在组织实施“非遗研培计划”的过程中,将当地妇女组织起来,以手工艺带动乡村振兴。在东方市黎族传统工艺工作站,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符英玉以木棉为原材料纺线,用踞织腰机织布,与杨丽一起设计制作了桌旗、茶席布、黎锦被等走进现代生活的产品。树皮衣是黎族祖先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制作的传统服装。传承人符进平用见血封喉树的树皮制作服装面料。这些天然植物纤维犹如天赐良物,在美化生活的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接触和认知自然的机会。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传统造物法则在当代的复兴,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注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在复兴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携手并进,共同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在这样个性化、艺术化、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古老的中华文明再次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作者:陈岸瑛,系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