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集》编辑工作会
2019年4月起,在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组织了包括绘画系、艺术史论系、院史编修、影像采编等多部门参与的研究团队,分赴北京、石家庄、济南、景德镇等地,对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创作、文献、史料进行梳理,同时,对健在的壁画主创人员、项目的参与者进行了拍摄采访,研究探讨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创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挖掘其创作背后的故事。经过历时两年的研究、访谈与档案收集,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最新研究成果——《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集》编撰工作目前已完成,约30万字的文稿已经交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计划于今年年内出版。文献集分 “档案文献”“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宣传”“创作记述”“专题研究”“人物访谈”“大事记”六部分,这是目前对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档案梳理最全面、最详尽的一次,也是群体详述壁画创作历史,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一次。其中,“档案文献”搜集了壁画创作酝酿至壁画创作完成期间的重要文献史料,包括邓小平、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参观壁画的有关重要指示;包括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等著名画家,艾青、白桦、姚雪垠等著名诗人、作家,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等当年参观壁画的反映意见;以及民航北京管理局党委向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党委“关于筹办首都机场新建候机楼、宾馆内部陈设和美术布置等问题的请示报告”。“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宣传”整理了当时中央领导、各部委领导、文化艺术界人士、国际友人以及报刊、杂志观赏壁画现场的评述和报导。“创作记述”整理了张仃、祝大年等当年壁画创作者、参与者的创作构思和笔记。“专题研究”整合了四十余年来关于首都机场壁画研究的重要成果。“人物访谈”部分则是对当年壁画主创以及参与创作的亲历者的采访内容整理。他们不仅讲述了当年亲历壁画创作过程的细节,还提供了大量当时壁画创作的珍贵的手稿、照片及实物资料等。这一带有抢救性质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壁画史甚至中国现代艺术史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而《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集》的整理完成,则标志着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又一重要阶段性成果。
国力的象征
“首都机场候机楼的竣工,将来大出风头的可能是美术,我觉得首都机场壁画的成功,不仅是给候机楼增添了光彩,也是对我们基本建设战线大型建筑今后到底怎么发展,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我和一些同志讲,就其广度来看,首都机场的美术,它在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在世界上的影响,将一定会超过费劲还大的建筑工程。”这是时任北京建委副主任、机场工程副总指挥李瑞环对首都机场壁画的评价,收录在《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集》中。根据披露的档案资料,1978年9月,文化部与中国民航总局联合邀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前身)承担首都国际机场室内陈设与美术创作的工作。
1979年夏,首都机场壁画工作组会议,主讲人:张仃,后排:申毓诚(右二),楚启恩(右三),张一芳(右四),张国藩(右六),摄影:任世民、提供:岳鑫。
1979年初,机场壁画创作正式开始,项目由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主持并担任总设计,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为主要力量,并集中了全国17个省市的52位美术工作者通力合作完成。同时江西景德镇、邯郸磁州窑、扬州漆器厂、昌平玻璃厂等地区或单位的工艺技术人员亦参与其中,承担了工艺制作的任务。经过270多个日夜的努力,创作团队共绘制了50多件重彩壁画、丙烯壁画、陶瓷壁画、陶板刻绘壁画、国画、油画、漆画、贝雕画、玻璃装饰画等作品。
1979年9月,日本著名画家、东京艺术大学教授平山郁夫及夫人参观首都机场壁画并与部分创作人员合影,左1周宏智,2袁运甫,3平山夫人,4平山郁夫,5张仃,6池小清,7刘永明,8唐薇,(摄影:佚名,提供:唐薇)。
1979年9月26日,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壁画及其他美术、设计作品举行落成典礼和座谈会,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等,以及中宣部、中国文联、轻工业部、文化部等相关部委的负责人先后到机场参观视察,对壁画创作给与高度肯定和赞扬。首都文艺界、理论界、建筑界、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出版界、外贸界的领导和知名人士以及外国友人,相继前往参观。《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集》记录了当年的盛况,例如许多老一辈的文艺界人士认为:“这批壁画是为美术界放异彩,为国家争光,是文艺界的自豪,是整个民族的自豪。”日本著名美术评论家桑原住雄教授表示,这些壁画“是一个国家的国力的象征,只有这种力量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财富,只有艺术的发展,才能真正的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生产水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新华社等相继刊文进行报道;《人民画报》(中文版及英、法、德、俄、日、朝鲜等多国文字版)1980年第1期的封面、封底及14页内页,专门刊登介绍文章和《哪吒闹海》等10幅壁画作品;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首都机场专门印制了《北京首都机场壁画》册页在全国发行并在国际航班赠送旅客,影响广泛。机场壁画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围绕它引发了许多关于“美”“人性”“现代化”“思想解放”等文艺思想的争论与探索,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形象折射。
1979年夏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力的赞歌》的作者袁运生(中)在创作绘制中,助手:费正(上)、连维云(下),摄影:任世民、提供:岳鑫。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画稿
作者:袁运生
绘制:袁运生、连维云、费正;
实习生:耿旭、曾小俊、韩眉伦。
原作尺寸:2700cm×340cm
原作位置:候机楼二楼西北一厅(东壁)
学术界由此引发了关于“形式美”和“美术民族化”问题讨论,而对于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中裸体的质疑,引发了热烈探讨。为此《美术》杂志在1980年第6期,专门开展了“正确对待人体美术问题——关于在雕塑、绘画中表现人体问题的讨论”,刊登了16篇专家的短文和群众来信。机场壁画之后,1980—1987年间,全国掀起“壁画热”,各地的火车站、博物馆、宾馆、饭店等公共建筑都有了对壁画的需求,并上马了众多壁画项目。机场壁画的产生还带来了重新恢复1958年设立的壁画学科的契机。1979年之后,张仃、袁运甫等人提出了在学院里开设壁画专业的需求,1980年,中央工艺美院正式恢复壁画专业。
艺术的春天
首都机场壁画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自由开放的创作氛围是前提。作为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民用机场,原有的“首都机场”更名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意味着中国要面向世界开放,开启新的历史航程。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杜大恺当年作为研究生,曾协助祝大年先生为《森林之歌》收集素材,并为袁运甫先生放大绘制《巴山蜀水》。杜大恺在“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展”研讨会上总结,“机场壁画是汇聚国家意志、民族意志、时代意志的结果。”杜大恺认为,机场壁画昭示和唤醒了艺术的春天,拓宽了艺术的题材,实现了此前关于艺术若干禁区的突破,将民间故事、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科学与艺术等作为创作的主题,极大地拓展了古与今、中与西、民间艺术与庙堂艺术的诸多界限。
1979年,壁画《巴山蜀水》绘制人员在首都机场壁画线稿前合影,左起刘永明,周宏智,袁运甫,杜大恺,池小清,唐薇,(摄影:佚名、提供:唐薇)。
巴山蜀水
画稿作者:袁运甫(1933-2017)
绘制:袁运甫、杜大恺、刘永明;
实习生:唐薇、周宏智、池小清
原作尺寸:2000cm×340cm
原作位置:候机楼二楼东餐厅(西壁)
艺术上的厚积薄发、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与材料上的挖掘创新也是机场壁画的一大特色。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教授唐薇当年曾参与《巴山蜀水》的绘制。她回忆,参加创作绘制的老师们当年是从干校、农场和各个地方聚集起来的,热爱艺术的老中青凑到一起,兴冲冲地看“宝”一样来来回回打量新机场候机楼那些空荡荡的水泥墙。年长者眼睛里闪着光,一再说出“寻墙”这个有象征意义的词。这一面“墙”来之不易,机场壁画凝聚了艺术家们多年的心血。例如袁运甫先生的壁画《巴山蜀水》,那是1973年他和吴冠中先生一起沿长江写生,他的长篇巨制《长江万里图稿》中的五分之一片段。《生命的赞歌》,是袁运生先生长期沉浸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村寨,观察体会,去感悟生活、劳动、激情、绵长的文化传承,定格惊鸿一瞬的永恒节律。《森林之歌》小鸟天堂不是临摹和臆想。那是祝大年先生在亚热带的骄阳下一顶草帽、一瓶清水、一个馒头夹腌菜,一天,两天,三天,五天、几个月,实实在在的画稿的升华。
1979年秋,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作者祝大年(中)与助手施于人(左)、刘博生(右)研究壁画效果。
森林之歌
画稿作者:祝大年(1915-1995)画稿助理:施于人、刘博生、陈开民;工艺监制:祝大年、张松涛、张松茂;实习生:程远、霍然、陈宝光;工艺制作:中国景德镇
原作尺寸:2000cm×340cm
原作位置:候机楼二楼西南餐厅(西壁)
森林之歌 祝大年 钢笔稿局部
艺术家们对材质反复尝试,精益求精。祝大年与景德镇24位陶瓷行业专家、老艺人和技术人员一起,不断尝试粉彩、新彩、点染、套色等工艺,先后烧制13次之后才达到最终完美的效果,这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1979年夏,张仃(中)、张一民(左)、楚启恩(右)在首都机场壁画《哪吒闹海》绘制现场。
哪吒闹海
画稿作者:张仃(1917-2010)
绘制:张仃、申毓诚、楚启恩、李兴邦、
王晓强、张一民;
实习生:张浩达、徐平
原作尺寸:1500cm×340cm
原作位置:候机楼二楼东餐厅(东壁)
张仃则坚持要用中国传统壁画的材料技法呈现当代壁画,他请来了原雍和宫宗教壁画画师、1958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的申毓诚师傅参加壁画现场工作,用手工碾制朱砂、石绿、佛头青、“珍珠”粉,反反复复实验,确保壁画的质感、色相和纯度。壁画中心是小小哪吒踏风火轮对阵巡海夜叉龙太子,正义的朱色、败北的青蓝,壁画海波灿灿,葆光含蓄雄沉——不同的技法、不同的材料,呈现出中国壁画独特的审美和艺术气质。新兴材料的使用也特别受到欢迎,《巴山蜀水》、《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白蛇传》、《黄河之水天上来》、《黛色参天》等壁画所使用的丙烯颜料,大部分是经香港从国外进口的画家专用级别的绘画材料。
回望壁画精神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院校,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一直秉持为人民衣食住行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的理念,不论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徽、建国瓷设计, 1959年的首都十大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 还是1979年的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创作,1997年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礼品大型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以及国庆70周年“红飘带”广场景观设计等,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几代师生为国家重大艺术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梳理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建设“国家艺术工程”的创作成就,探讨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对当下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的启示,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组建了专业团队,从档案收集、文献整理、展览、学术论坛等多角度着手,有力推动了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学术研究工作。2019年9月30日,在纪念首都国际机场壁画落成40周年之际,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主办的“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展”开幕。为此,专门成立了“文献展”筹备小组。
2019年9月30日,老院长常沙娜(左二)在文献展筹备组崔彦伟(左三)、周爱民(右一)以及祝重寿(右二,壁画《森林之歌》作者祝大年先生长子)、染织系支部书记张宝华陪同下,观看展览。
2019年9月30日,文献展筹备组成员与机场壁画作者亲属及参加者在展览现场合影。
2019年10月28日,“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展研讨会”在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举行,当年首都机场壁画的创作者、绘制者及参与者、亲属和美术界专家学者等相聚一堂,探讨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艺术成就,讲述当年的创作历史。这也是首都机场壁画落成40周年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学术研讨会。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展
展览和研讨会再次掀起对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研究热潮。《装饰》杂志于2019年第12期特别策划了“首都国际机场壁画40年”的专题,探讨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创作、影响与价值。此外,《装饰》杂志还刊登了张国藩、冯梅、袁运生、肖惠祥、楚启恩等壁画创作者们的专访。与此同时,《美术观察》杂志2019年第11期也策划了专题“‘机场壁画’40年后,我们如何面壁?”通过访谈与文章的形式,探讨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历史意义以及当代壁画的教学、创作和未来趋势等问题。这些学术成果和口述历史资料,必将成为后世研究者的重要参考。
清华美院已故教师岳景融女儿、校友岳鑫向学院捐赠293张(幅)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创作工作照及底片。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研究还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2019年,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已故教师、当年机场壁画创作参与者岳景融的女儿、校友岳鑫,向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捐赠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创作工作的珍贵的照片、底片总计293张(幅),极大丰富了该项目的历史档案收藏。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华体会(中国)研究团队整理完成了《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集》,为110岁的清华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礼物。国家担当、民族情怀以及远大的艺术理想,曾经在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创作中得到了典型体现,而对机场壁画历史、艺术价值的保护性研究与发掘,则拓展了“壁画精神”的内涵和影响力,对新时代中国艺术发展,乃至国家文化创新,具有深远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图、文: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研究团队